联系我们|在线留言|网站地图

欢迎光临广气电气(上海)有限公司!

广气电气(上海)有限公司未标题-6.png

全国服务热线021-59585587
新闻活动Banner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广气电气(上海)有限公司

电话:021-59585587

手机号码:13818323487

联 系 人:冷经理

邮箱:shgybyq@aliyun.com

地址:上海市嘉定区嘉定工业园区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电力电缆附件安装规程

行业动态

电力电缆附件安装规程

信息采集:本站 发布时间2016-06-07 浏览次数:

   

 电力电缆附件安装规程

 

1、范围

本规程用于指导额定电压1kV至22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附件的安装。编制过程中参考了以下标准:


1、GB/T 12706-2008《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

2、GB/T 11017-2002《额定电压1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

3、GB/T 18890-2002《额定电压220kV(Um=252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


2、基本要求

2.1安装人员要求

2.1.1电缆附件必须由经过专门训练的安装人员安装,安装队长应具有相关电缆附件的安装资质证书,并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意识和丰富的电缆附件安装经验,能对整个施工安装过程进行合理的策划,能指导和合理分配其他安装队员的工作,并能及时处置安装过程中出现的突发情况。

2.1.2电缆附件安装前,应对安装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以熟悉所安装产品的结构、工艺过程及特殊要求等。


2.1安装环境要求

2.1.1电缆附件施工所涉及的场地如工井、敞开井、开关室、电缆夹层或隧道等的土建工作及装修工作应在电缆附件安装前完成,施工场地应清理干净,没有积水。

2.1.2土建设施设计应满足电缆附件施工、运行及检修试验等工作的要求。

2.1.3电缆附件安装时必须严格控制施工现场的温度、湿度与清洁程度。温度宜控制在5℃~35℃,当温度超出允许范围时,应采取适当措施,使安装现场环境温度适宜附件施工。相对湿度应控制在75%及以下,当湿度大时,应采取适当除湿措施。控制施工现场的清洁度,高压附件施工时必须搭制工棚进行隔离,并采取适当措施净化施工环境。

2.1.4 接头井的大小、终端脚手架的布置等应方便于电缆附件安装工作的开展。


2.2安装质量要求

2.2.1电缆附件安装质量应满足以下要求:“导体连接可靠、绝缘恢复满足设计要求、接地与密封牢靠”。

2.2.2电缆附件安装质量还应满足工井、隧道或变电站防火封堵要求,并与周边环境协调。

2.2.3单芯电缆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20倍,三芯电缆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

2.2.4电缆附件安装时应确保接地电缆(线)连接处密封牢靠无潮气进入。

2.2.5电缆附件安装时的处理步骤、处理方法、剥削尺寸及质量应符合本规程和相关产品安装工艺的要求。


2.3安全要求

2.3.1电缆附件安装安全措施应按照DL409—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相关规定执行。

2.3.2电缆附件安装消防措施应满足施工所处环境的消防要求,施工现场应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施工现场如需动火应严格按照有关动火作业消防管理规定执行。

2.3.3每一工程均应设有现场安全负责人,负责现场安全措施检查及对施工人员的安全督导。如安全措施不到位,未经现场安全负责人批准,不得进场施工。

2.3.4在施工安装过程中,所有安装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且高空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才能作业。


2.4环境保护要求

2.4.1电缆附件安装完毕后,应拆除施工用电源,清理施工现场,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并分类处理施工垃圾,确保施工环境无污染。

2.4.2施工过程中,应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油料、化工材料等可能对环境造成危害的物质散落在施工场地,并注意对这类材料的封装及废弃包装的处理。


3、电缆附件安装流程图



4、过程控制要求

4.1一般规定和准备工作

4.1.1安装电缆附件前,应对安装人员进行必要培训,熟悉所装产品的结构、工艺过程及特殊要求等。

4.1.2安装电缆附件前,应仔细检查周围的环境及设施是否能满足电缆附件的安装要求,并采取相应处理及防护措施,确保附件安装的顺利进行。

4.1.3安装电缆附件前,应做好施工用工器具检查,确保施工用工器具齐全完好,便于操作,状况清洁。

4.1.4安装电缆附件前,应做好施工用电源及照明检查,确保施工用电源及照明设备能够正常工作。

4.1.5安装电缆附件前,应检查电缆,并符合下列要求:

1) 电缆状况良好,无受潮。(若电缆有进水或者受潮情况,应停止安装,及时通知客户,并向公司汇报)

2)电缆绝缘的偏心度应满足下式要求: 

式中:tmax-电缆绝缘最大厚度;tmin-电缆绝缘最小厚度;a–偏心度要求值,

      35kV及以下为0.15,66~138kV为0.12,220kV及以上为0.08;

       注:其中tmax和tmin为电缆绝缘同一截面上的测量值。

3)电缆相位正确,外护套耐压试验合格。

4)电缆主绝缘绝缘阻值应满足相关标准或电缆厂家的规定要求。


4.1.6安装电缆附件前,应检查电缆附件材料,并符合下列要求:

1)电缆附件的包装应完好无损,如有损坏应及时将相关信息反馈给客户和公司,并对包装内的零部件作进一步的检查和作好相应的现场情况记录。

2)电缆附件规格应与电缆一致。零部件应齐全无损伤,绝缘材料不得受潮,密封材料不应失效。壳体结构附件应预先组装,内壁清洁,结构尺寸符合工艺要求。

3)各类消耗材料齐备。清洁绝缘表面的溶剂宜遵循工艺要求准备齐全。

4.1.7电缆附件安装现场作业指导书(或安装工艺)、产品工艺挂图(若有)齐全,且与产品配套;


4.2切割电缆及电缆护套的处理

4.2.1先将电缆临时固定于运行位置,做好相应位置标记,再将电缆移至临时施工位置,并固定。

4.2.2检查电缆长度,确保在制作电缆附件时有足够的长度和适当的余量,根据工艺图纸要求确定电缆最终切割位置。电缆切割完毕后,如暂时不能安装电缆附件,应及时对电缆端部进行密封防潮处理。

4.2.3根据工艺图纸要求确定的位置剥除电缆外护层后,将附件施工范围内的外护层表面半导电层处理干净。

4.2.4根据工艺图纸要求确定金属套剥除位置,剥除金属套时应严格控制切口深度,严禁切口过深而损坏电缆内部结构,金属套断口应进行处理以去除尖口及残余金属碎屑。

4.3电缆加热校直处理(仅66kV及以上电缆附件)

4.3.1电缆附件安装前应对安装附件部分的电缆进行加热校直,并达到下列工艺要求:如图2所示,每600mm长度,弯曲偏移应不大于5mm。


4.3.2加热时应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控制加热时间和温度,不应损伤电缆绝缘。

4.3.3加热校直的温度宜控制在75℃±3℃,且不应超过80℃,保温时间严格按工艺要求。采用校直装置校直后,应自然冷却至常温。


4.4 绝缘处理

4.4.1按照附件供应商提供的尺寸确定绝缘、绝缘屏蔽的长度。

4.4.2采用专用的玻璃去除电缆绝缘屏蔽,绝缘层屏蔽与绝缘层间应形成光滑过渡,过渡部分锥形长度宜控制在20-40mm,对于35kV及以下电缆,绝缘层屏蔽与绝缘层间过渡部分锥形长度应在5-10mm范围内;绝缘屏蔽断口峰谷差宜按照工艺要求执行,如未注明宜控制在小于2mm。打磨过绝缘屏蔽的砂纸禁止再用来打磨电缆绝缘。

4.4.3电缆绝缘处理前应测量电缆绝缘以及预制件尺寸,确认上述尺寸是否符合工艺图纸要求。

4.4.4电缆绝缘表面应进行打磨抛光处理,一般宜采用240-600号及以上砂纸,66kV及以上电缆应使用600号及以上砂纸,最低不应低于400号砂纸。初次打磨可使用打磨机或240号砂纸进行粗抛,并按照由小号至大号的顺序选择砂纸进行打磨。打磨时每一号砂纸应从两个方向打磨10遍以上,直到上一号砂纸的痕迹消失。35kV及以下电缆绝缘屏蔽层若为可剥离型时,如剥离后绝缘表面光滑无划痕,可免去打磨抛光处理。


图3 电缆绝缘表面抛光处理

4.4.5打磨处理后应测量绝缘表面直径。测量时至少选择三个测量点,每个测量点应在同一平面至少测两次,确保绝缘表面的直径达到设计图纸所规定的尺寸范围,测量完毕应再次打磨抛光测量点去除痕迹。


        图4 电缆绝缘表面直径测量

4.4.6打磨抛光处理完毕后,绝缘表面的粗糙度(目视检测)宜按照工艺要求执行,如未注明宜控制在:110kV电压等级不大于300μm,220kV电压等级不大于100μm,现场可用平行光源进行检查。

4.4.7绝缘处理完毕后,用工艺规定的清洁剂清洁绝缘表面,并及时用洁净的塑料薄膜覆盖绝缘表面,防止灰尘和其他污染物黏附。


4.5安装绝缘件

4.5.1保持电缆绝缘的干燥和清洁。

4.5.2施工过程中应避免损伤电缆绝缘。

4.5.3清除处理后的电缆绝缘表面上所有半导电材料的痕迹。

4.5.4涂抹硅脂或硅油时,应确保均匀,且使用清洁的专用手套。

4.5.5应在准备套装产品时,方可打开橡胶绝缘件的塑料包装。

4.5.6在套入橡胶绝缘件之前应清洁粘在电缆绝缘表面上的灰尘或其它残留物,清洁方向应由绝缘层朝向绝缘屏蔽层,清洁导体时则由绝缘层朝向导体方向。


4.6导体连接

4.6.1导体连接前应将橡胶绝缘件、密封圈、热缩管材等部件按照工艺要求的顺序预先套入电缆。

4.6.2导体连接方式采用机械压力连接方法,具应满足以下要求:

1)压接前应检查核对连接金具和压接模具,选用合适的接线端子、压接模具和压接机。

2)压接前应清除导体表面污迹与毛刺。

3)压接前应检查金具与电缆是否在一直线上。

4)压接时导体插入长度应满足工艺要求。

5)压接顺序按相关工艺要求。

6)压接前,检查压金具的平直度。围压压接每压一次,在压模合拢到位后应停留10s~15s,使压接部位金属塑性变形达到稳定。压接完成后应确认金具延伸的长度符合工艺要求。

7)在压接部位,围压形成的边应各自在同一个平面上。

8) 压缩比宜控制在15%~25%。

9)分割导体分块间的分隔纸(压接部分)宜在压接前去除。

10)围压压接后,应对压接部位进行处理。压接后连接金具表面应光滑,并清除所有的金属屑末、压接痕迹。压接后连接金具表面不应有裂纹和毛刺,所有边缘处不应有尖端。电缆导体与金具应笔直无翘曲。

11)金具与导体屏蔽应有可靠的等电位连接。


 

4.7带材绕包

  根据附件型式的不同,应严格按照工艺要求绕包相应名称及层数的带材,绕包时应注意过程的清洁,避免带入杂质、水分等。


4.8 接地与密封收尾处理。

4.8.1 电缆附件尾管或保护壳体与金属套进行接地连接时,根据不同厂家的配套及工艺要求,可采用封铅方式或采用接地线焊接等方式。

4.8.2 采用封铅方式进行接地或密封时,应满足以下技术要求:1)封铅要与电缆金属套和电缆附件的金属套管紧密连接,封铅致密性要

好,不应有杂质和气泡,且厚度不应小于1.2cm。

2)封铅时不应损伤电缆绝缘,应掌握好加热温度,封铅操作时间应尽量缩短。

3)圆周方向的封铅厚度应均匀,外形应光滑对称。

4.8.3 电缆附件尾管或保护壳体与金属套采用焊接方式进行接地连接时,跨接接地线截面应满足系统短路电流通流要求。

4.8.4 采用环氧混合物/玻璃丝带方式密封时,应满足工艺要求。

4.8.5 灌注浇注剂时,应浇注均匀充实,在浇注剂固化后再补灌一次。

4.8.6 电缆附件安装完毕后,应对电缆或附件进行牢靠固定。

4.8.7 电缆附件收尾工作,应满足以下技术要求:1)安装交叉互联换位箱及接地箱/接地线时,接地线与接地线鼻子的连接应采用机械压接方式,接地线鼻子与接头铜盒接地铜排的连接宜采用不锈钢或热镀锌防腐螺栓连接方式。

2)同一线路同类电缆附件产品其接地线布置应统一,接地线排列、固定及走向应统一,易于维护。

3)电缆附件接地连接线应尽可能短。


4.9 安装记录要求

4.9.1 附件安装过程中要认真填写安装记录,安装记录包括工程线路信息、施工现场环境情况、电缆剥切及工艺尺寸、关键部位处理情况等。

4.9.2 安装记录内容要求详细、数据要求真实,能真正反映现场的实际安装情况,以及遇到突发问题时所采取的解决措施等。

4.9.3附件安装过程中及安装完毕后,需对附件安装情况(如重点工艺要求、关键尺寸部位、产品外观等)及现场环境进行拍照。

4.9.4 安装人员应及时将安装记录和施工安装照片交公司进行存档。

 


5 质量评定及验收

5.1 及时做好现场质量检查、安装记录填写等工作。电缆附件施工属于隐蔽工程,验收应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应加强过程监控工作及最终附件验收工作。

5.2 过程验收一般包括对电缆附件施工准备工作、绝缘处理、接线端子与导体连接、预制绝缘件的安装、接地及密封处理、施工标识等项目进行过程验收。

5.3 最终附件验收一般包括附件安装后的电气试验、资料和现场实物检查三个方面。

5.4  附件安装完成后,安装人员应配合用户单位按相关标准要求对电缆及电缆附件进行安装后的电气试验(也称现场交接试验)。

5.5 资料包括附件安装记录、安装过程照片及质量评定记录、制造厂提供的产品合格证、试验证明及安装工艺图纸等技术文件。

5.6 现场实物检查包括外观检查、附件及电缆固定、附件接地处理等。

来源:广气电气021-59585587


相关新闻